留住历史记忆|乡村文化守望者倾尽一生的执着与坚守

2023-03-31 17:08:30   来源:中国日报网

乡村特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发展是生成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乡村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明、发展农村文旅产业和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浙江余姚鹿亭乡中村,是全国著名的古村。中村有着渊远流长的历史,青山、秀水、古庙、古桥、古民居,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浙东乡土古村落风貌。

据龚氏宗谱记载,最初迁到此地的是龚氏家族,唐时石潭龚氏慕此地风水迁此建白云村,架白云木桥,因此地正好是四县三镇之中心———距鄞县、奉化、余姚、上虞各45公里,距鄞江、梁弄、陆埠三镇各20公里,故以“中村”为名。村内有省级文保单位白云桥和余姚市级文保单位仙圣庙古戏台。

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守护人的坚持努力。乡村文化彰显了乡村居民淳朴、豪迈的文化品质,在这种文化中有一代代传承的民间信仰,有不断发展的客观眼光,也有团结互助的交往原则。村民与生活淡然相处,同时对未来满怀希望。

在探访中村期间,龚氏后人龚飞云向我们讲述了他父亲龚国庆与仙圣庙的不解之缘,“在上世纪90年代,仙圣庙的建筑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父亲在1987年到1992年任宁波市人大代表期间多方奔走,向余姚市政府提交了要求修缮仙圣庙古戏台的申请。由于当时的政策和财力原因,政府财政拨付的资金与实际预算还有一定差距,父亲就凭借自己在村里的个人威望,发动民间力量筹资,进行了庙宇建筑的修修补补,也因此被余姚市文化局聘为业余的文物管理员。因为筹集资金十分有限,历时十多年,修补也没彻底完成。一直到2010年前后,中村被列为传统古村落后,仙圣庙外观建筑才得到彻底修缮。业余文保员,虽然没有报酬,但市文化部门一年一度召开的文保工作会议上,会给他颁发“优秀文保员”的奖状,每年都有,这便令他很开心、很满足。”

据龚飞云回忆,“庙宇主体建筑初步修缮后,父亲为节省费用,开始为仙圣庙的内部维护做义务油漆工,其中也包括庙宇内塑造的佛像。从没做过油漆工的他利用业余时间,给庙宇内的柱子、大梁、横档上油漆。2001年正月初三,他站在梯子上给庙梁上油漆,一手提着油漆桶,一手拿着刷子。也许是干活时间太长了,不小心从三米高的梯子上摔了下来,幸运的是,除桶里的油漆洒了一身,身体并无大碍。后来,父亲成了仙圣庙的“庙祝”,坚守仙圣庙二十一年,他图的到底是什么?除了明面上的理由,他到底有没有私心?从他平时的只言片语中,我感受到了他的“私心”,一是仙圣庙是宗族之庙,供奉着祖先,他在那里祈求宗族子孙平安。二是通过自己的艰辛付出,多做好事、善事,祈求给自己和后代子孙带来福报。他经常说,忠实为人、乐善好施也是一个家族的积淀。三是除夕夜庙里人来人往,是最热闹的地方,他能看到一些在外打拼、长年不见的宗族子孙。他们小有成就,衣锦还乡,偶尔还能聊上几句。那应该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乡村文化就是靠龚国庆老先生这样的守护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才得以世代沿袭和传承,他们深植于乡村厚土,懂得村民的喜乐哀愁,明晰乡村文化的传承之道。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使命感。抚今追昔,龚老先生虽然已离开三年了,但他倾尽一生守望乡村文化的精神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龚氏后人。

走进仙圣庙,天井正中是古戏台,戏台面阔约5米,呈正方形,歇山飞檐,与前殿明间相连,戏台两侧各有看楼三间。戏台前部的石柱上镌有楹联,上联为“坎坎鼓,蹲蹲舞,千秋永歌圣德”,下联为“熙熙来,攘攘往,万民共被神恩”。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传承弘扬乡土文化需要“守望者”,需要有见识、有创造力的乡村文化新生力量,让乡村文化得以留存,得以薪火相传。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马振寰)

来源:中国日报网

关键词: